3. 赋有挑战价值的对手多所学校同场竞技,享受紧张刺激的比赛体验。
截至9月底,今年计划改造的159个老旧小区已全部进场施工,完成投资1.2亿元,基本完成44个小区改造。打造精致城市绿丝带。
修订出台精致城市管理综合考核办法,实施联动奖惩,推动管理、执法、养护队伍下沉网格,基本形成常抓常管、共治共管的管理工作格局,保持了整洁、优美、有序的城镇总体面貌。全市公共机构、2个片区和42个小区(单位)试点已逐步开始推行垃圾分类。建设改造了全长28公里的阳光海岸绿道,扩充绿化面积49万平方米,完善19条联络通道,配备服务站点100多个,有机串联沿海区域自然人文节点和旅游景区景点,让市民游客共享生态文明成果。实施绿荫健身工程。同时,全面推行公厕24小时开放。
今年以来,精致城市管理攻坚专班围绕承担的改革攻坚任务,统筹管理措施、工程措施、执法措施,在抓实见效上狠下功夫,巩固提升精致城市管理常态长效,完善城市载体功能,规范市容环境秩序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推动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过渡。新型城镇化,不仅是城市风貌的提升,更是深得人心、众人共享的美好体验。
着力转型升级绿色化工、高端塑料、高端装备制造、现代服装、食品加工五大传统产业,重点培育人工智能、电子及医疗器械、汽车及零部件、新能源新材料四大新兴产业,5+4产业生态圈成长成型。过去,对于家住莒县一中附近的居民以及每天来往周边学校的师生们来说,浮来路马路市场是必须迈过的一道坎——路两侧私搭乱建、探头经营、违章停车,严重影响着车辆出入和道路安全畅通,群众们对此苦不堪言。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化评价10个进步县之一、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一等等次、疫情防控始终保持零确诊零疑似…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,莒县交出了一份浓墨重彩的时代答卷。进口45.26亿元,同比增长81.3%。
冲刺四季度,决战全年红。莒县将按照中央和省委、市委决策部署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坚持新发展理念,更大力度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小康,并以更高质量的发展成色筑牢更高水平全面小康基石,让莒县全面小康的步子更稳、成色更足、质量更高。
新签约落地项目26个,总投资154亿元,其中过亿元24个、过5亿元6个、过10亿元5个。幼有所育、学有所教、劳有所得、病有所医、老有所养、住有所居、弱有所扶,这些民生事,在莒县得到了长足发展。莒县经济开发区、海右化工产业园、高端塑料产业园加快集群发展、转型升级。产值过亿元企业36家,纳税过千万元企业27家。
几个不同的经济横截面,也勾勒出莒县经济发展底气十足的基本盘。像省派莒县乡村振兴服务队这样的,还有8支市派乡村振兴服务队、254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,深耕乡村振兴的帮扶土壤,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。招贤镇有着20多年的玫瑰种植历史,素有鲜切花之乡盛名,但由于种植技术和销售方式落后,一直存在有产量没质量、有规模没规范的状况。企业势头猛、效益好。
——人居环境持续改善。组织化工、机械等企业广泛开展对接合作,各类企业全部复工复产。
小店镇创建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,夏庄镇、安庄镇被确定为全省第二批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镇。为就业困难人员、建档立卡贫困人员、失业人员发放各类补贴1467.5万元。
阎庄成功撤镇设街道,连续3年被评为中国淘宝镇。该村党支部一番把脉问诊后,开出了改种桃树的处方药,并领办了富鸿源黄桃种植专业合作社,集中资金、土地、技术、劳动力等生产要素,组织村民们抱团取暖。运输车辆8 55 2台,比年初增加1120台。干部干在前,乡亲日子甜。锅里水烫,源自灶里火旺。增添品质亮色 城市建设面子光里子亮翻开近几年莒县城市建设成绩单,几个数字亮眼又提神——今年新开工建筑工程53个,4年累计280多个,建筑面积1500多万平方米,比过去10年的总和还多,城市建成区面积从31平方公里拓展到55平方公里。
实施双微循环工程,贯通金湖路、卧龙路,联通文心路与浮来路、山东路,进一步缓解交通压力,引得群众纷纷点赞。产业园招商实现新突破,依托齐鲁高科电子产业园和创新创业园,招引了旭昇半导体、硕凯电子等18个项目签订入园协议。
把莒国古城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龙头项目,造福全县人民群众、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去推动、去建设。(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厉倩 王霞 通讯员 吕凤臣)。
城区人口由18 .5万增长到30多万,城镇化率从38.08%提高到47.61%,4年提高9.53个百分点。依托医疗器械产业园,招引华驰、恒誉等13家医疗器械企业达成入驻意向,电子信息产业、医疗器械产业蓬勃发展。
彰显发展特色 蹚出乡村振兴新路径稻在水中长,蟹绕稻边游。——社会保障提标扩面。今年以来,莒县聚焦高质量发展的自选动作频频出台——加速壮大主导产业。目前,37.3万平方米的建筑70%已经封顶,城墙主体完成,主城门、莒王宫、文昌阁、拱辰门主体封顶,年底前所有工程主体完工,明年开城运营,一座中国春秋第一城、江北水韵之城呼之欲出。
目前,莒县高效经济作物面积已发展到4万公顷,三品一标认证达到123个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4个。落实各项援岗稳企措施,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102万元、创业贴息贷款10.33亿元。
从莒国古城到沭东新城,老城做文化、新城现代化,一古一新展新颜。累计开工棚改安置楼3.6万套,其中3.4万套主体封顶,1.3万套建成交付使用,3万多名群众圆了住楼梦安居梦。
践行初心本色 为人民群众幸福加码都说天上不会掉馅饼,但徐淑娜这几天却碰上了。流程再造改革不断深化,编制全国首部标准化受理事典,在全省率先实现行政审批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,所有审批事项实现100%网上申报。
自张博士沟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以来,入社农户已发展至105户,并建成了全市最大的黄桃交易市场张博黄桃交易市场,辐射带动周边4个村发展黄桃667公顷。考取清华、北大6人,4年累计18人,比过去10年的总和还多6人。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。莒县还以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创建为契机,凝聚全县人民主人翁意识,争做创城的践行者、维护者和传播者,目前130余个单位参与了创城网格共建,形成了全党动员、全员发动、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。
小康不小康,道路算一桩。10月27日,莒县举行残疾人安康中心交接仪式,徐淑娜作为莒县福利服装厂职工,领到了新楼房的钥匙,眼望着窗明几净、水电气齐全,圆了多年住楼梦的她兴奋地直呼天上掉馅饼了。
34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91亿元,二中新校区等18个项目建成启用,沭东综合体、全民健身中心等10个项目主体完工。在错位布局、差异发展理念下,莒县形成了以招贤镇为中心的鲜切花、以小店镇为中心的绿芦笋、以峤山镇为中心的大姜、以果庄镇为中心的大棚油桃、以库山乡为中心的中药材等13个较大规模的特色产业,打造了一批中国之乡山东第一镇。
物流企业达到27 6家,比年初增加3 0家。为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2647万元。